國內快遞市場對外開放的腳步再次加快。今年1月,3家外資快遞獲批經營國內包裹快遞業(yè)務。至此,在華可經營國內包裹快遞業(yè)務的外資企業(yè)增至6家。不僅如此,今年1月中旬,國家郵政局方面還表示,2015年要全面開放國內包裹快遞市場。隨著政策層面出現松綁,市場上外資快遞大舉入華的呼聲也似乎越來越高。
距年初國家郵政局批準雅瑪多、歐西愛司、嘉里大通3家國際快遞公司取得國內快遞經營牌照已經過去了一個月。2日,這3家外資快遞均已經正式開始接單。從牌照申請情況來看,3家各有各的勢力范圍。其中,嘉里大通可以在京滬等13個省份18個城市間派送非信件的快遞,歐西愛司的業(yè)務范圍則集中在上海等9省份20個城市,雅瑪多則僅獲得滬蘇浙3個省份6個城市國內快遞業(yè)務許可。
此前這3家外資快遞公司是以國際快遞和國內貨運為其發(fā)展重點的,此次獲得國內快遞業(yè)務牌照,在嘉里大通物流董事總經理陳鍵賓看來,是完成了物流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陳鍵賓稱,嘉里大通提供的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定制化非標準服務,獲準經營國內快遞業(yè)務牌照,真正實現了門到門、端到端完整供應鏈,給原有綜合物流業(yè)務的末端提供補充。
值得注意的是,雖然3家外資快遞公司在年初就已經拿到牌照,但在國內業(yè)務的開展上都比較低調,截至目前最受關注的價格系統(tǒng)都還未正式對外公布。如果用戶寄送快件,需要撥打客服熱線確認金額。